学术讲座
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5-03-16     访问次数:

2015年3月13日下午2:30—5:00,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讲堂在主楼600历史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我院兼职教授、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编辑部主任赵声良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印度影响”的学术讲座。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赵贞老师主持了讲座,我院吴琼、陈涛、黄国辉、敖雪峰老师及院内外师生学者参加。

赵声良先生结合自己对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印度、中国台湾等海外地区进行佛教艺术考察的成果,对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印度影响这一课题作了新的解读。讲座中不仅大量展现来自印度佛教石窟建筑和佛教造像、壁画的图像资料,还为我们呈现了英、美等国博物馆收藏的珍贵资料,可谓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讲座首先以印度早期的毗诃罗窟(vihara)、纳西克石窟、阿旃陀等石窟,对比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文殊山石窟等,介绍僧房窟和禅窟的差别,认为印度气候炎热,洞窟成为僧人的修行佳地。接着对比了印度支提窟和敦煌的中心柱窟,指出敦煌的艺术工匠将木构建筑和石窟巧妙结合起来,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表现。在展示来自异国佛教造像的同时,赵先生着重介绍了马图拉(Mathura)与犍陀罗(Gandharan)艺术两者的区别,强调前者造像“衣纹贴体”,衣服上弯曲的纹饰具有一定规律性,是雕刻家有意为之,相对衣服纹路较为厚重的后者来说更具“装饰性”。谈到在印度壁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赵先生指出中国壁画中注重立体感,颜色由浅变深的“西域式晕染法”是受到印度壁画的影响,认为印度佛教中的飞天即天人形象,且往往以男女组合形式表现,而中国壁画中却有意淡化这种性别差异。

讲座涉及石窟寺、美术史研究的诸多问题,揭示出图像材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举手提问,赵先生都悉心解答,并强调学术研究视野开阔的重要性,鼓励当代学生奋发向上,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并持之以恒、精准钻研。

(历史学院张美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