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历史学院举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发布时间:2019-08-26     访问次数:

2019年8月9日至14日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在昌平校区G区举办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20多名高中历史教师、教研员报名参加。

本次培训在课程设置上经过精心设计,安排了10讲,内容丰富多样且有深度,贴近中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的授课教师团队强大,历史学院邀请了历史新课标的修订者、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资深编辑、教学一线的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前来讲授。

9日上午在教学1号楼101室举行开班仪式,历史学院分党委书记郭家宏教授、院长杨共乐教授、郑林教授参加。郭家宏教授发表致辞,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预祝学员们学有所获。开办仪式结束后,由杨共乐教授开始培训班的第一讲,就史学素养的养成进行分析。历史学院校友、人大附中特级教师李晓风老师在第二讲中结合近些年来的学术前沿与热点,介绍了新教材中国古代史若干问题的学术背景

10日由历史学院李帆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资深编辑余桂元副编审主讲了第三讲和第四讲。李帆教授不仅参与了历史新课标的修订,还参与了国家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他从自己的学术专长出发,对统编版必修教材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新课标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概况作了详细介绍,并以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进行了解读。余桂元副编审以新旧教材中魏晋隋唐制度为例,分享了自己编写教材、听取教学一线老师讲课的心得体会,阐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特点,并向学员们展示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方略。

郑林教授在11日上午的第五讲中对选择性必修2的内容、课标要求与教材的体例结构作了介绍,并以《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为例进行教材分析,展示了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吴琼副教授在下午的第六讲中讲述了影像史学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影像史学的研究与实践,鼓励学员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运用影像史学来培养中学生的史学素养。

12日的第七、八讲由历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卫东副教授主讲。他长期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历史学理论与方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独到的见解。马老师在讲座中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度探析,阐明了中国基础教育艰难前行面临的核心问题,解读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点明了历史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13日上午,历史学院青年教师李凯副教授主讲了第九讲,谈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的提升。李老师参与了国家统编版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谈了新课标课程存在的诸多矛盾,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例,谈了克服诸多矛盾的办法。下午的第10讲是本次培训的最后一讲,主题是历史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由历史学院校友、北京市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朱尔澄老师以及石岩老师主讲。朱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专业成长经历,指出以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教育为未来的目标。石老师作为一线的中学历史老师,分享了史学阅读与写作的经验。此外,来自北京和廊坊的七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少年历史论坛”和“让经典活起来”的演讲,展示了历史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部分实践成果。

课程培训结束后,在李凯副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结业仪式。杨共乐教授作了发言,并与朱尔澄老师、李凯老师一同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学员们积极发表了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认为本次培训课程设计精妙,教师授课精彩,内容扎实,针对性强,对历史学院的组织管理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就今后的培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